城中投资 《第三方市场合作影响研究——基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简评
○南开大学 包 群
专著《第三方市场合作影响研究——基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城中投资,2024年8月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由天津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唐卫红副教授独立撰写。
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调整的今天,世界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经济“解构—重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南北合作模式面临严峻挑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正在寻求一种深层次、立体化的新型合作模式。该专著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国际经济合作思路——第三方市场合作模式。这部专著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的理论框架和翔实的实证分析,不仅拓展了学术界在这一新兴领域的研究视角、丰富了研究内容,更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该专著的边际贡献在于作者基于对第三方市场合作的特征性事实分析,试图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第三方市场合作分析框架,探究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内在逻辑、经济理性和运行机制,并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三个维度检验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影响效应。作者提出了“三方共赢”的研究观点,运用贸易、投资、区域经济、博弈等理论,从国内、国外双重视角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动力和约束;从动态研究视角分析第三方市场合作成本——收益长短期博弈和合作决策过程,结合案例研究城中投资,证明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在贸易维度,该专著揭示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对全球贸易的促进作用。作者运用CEPII的BACI贸易数据库、联合国贸易发展数据库、世界银行数据库,通过计量模型证明了中国企业、发达国家企业和“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如何通过第三方市场合作,显著提升参与国之间的双边贸易规模,推动全球产业链高、中、低端的有机融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当前全球贸易体系不稳定的背景下,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意义——第三方市场合作可能成为维系多边贸易体系的重要纽带。
在投资维度,该专著剖析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对投资的推动作用。作者指出,传统国际直接投资模式在发展中国家面临政治风险、文化冲突和制度摩擦等诸多困境。通过引入第三方市场合作,能够形成一种风险缓冲机制。作者运用世界银行数据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等,通过实证分析,详细考察了第三方市场合作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以及参与国彼此间双边投资的促进作用,并结合出口产品相似度和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筛选出每个区域国家适宜的合作模式,这一结论为国际投资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于第三方市场合作的项目特征,该专著还从知识产权保护维度验证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的影响效应。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国际经贸摩擦的主要来源。作者认为,第三方市场合作可以提高一国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通过参与第三方市场合作,建立三方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管理机制,既保障了发达国家技术提供方的合法权益,又满足了发展中国家技术获取方的现实需求,还有利于弥合参与国之间知识产权保护的水平差距和结构差距,对于第三方市场合作主体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重要启示。
从方法论角度看,该专著注重量化贡献边际,实现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有机结合。作者通过对第三方市场合作案例的对比研究,以及使用大量宏观经济数据,构建计量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在每一章都提出了一些研究观点,为学术界提供了可参考的研究资料,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
《第三方市场合作影响研究——基于贸易、投资、知识产权保护视角》的出版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意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贸易、投资方式选择、知识产权制度创新城中投资,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了一种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和新路径,是一本政策制定者和关注国际经济合作的学者们值得阅读的书。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